查看原文
其他

掌握自己的驱动力

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1-03-14

年前讨论时,李想提出了「负向驱动力」的概念,我也写了相关文章。年后我们在准备同学会的课程时,同事画出了驱动力模型。而我在最近讲解、运用这个模型的过程中,反复体会,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这个模型。最后完善了驱动力模型如下。

解释一下,这个驱动力模型由纵横两个坐标构成,纵坐标代表「正负向」,横坐标代表「内在外在」,这样整个驱动力被分为四种,分别是:

  1. 正向外在:代表因素为赞扬、肯定和鼓励等

  2. 负向外在:代表因素为批评、否定和打压等

  3. 负向内在:代表因素为焦虑、不安和恐惧等

  4. 正向内在:代表因素为愿景、理想和渴望等


这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属性的作用力,每个象限的力量都可以对人生产生向上的力量,比如「负向内在」,你为了克服恐惧而拼命努力学习;当然,也都可以产生向下的力量,比如「正向外在」,一味的依赖外界表扬、认可会让你变得孱弱。

一个人可能同时有多个象限的驱动力,比如既有来自愿景和渴望的力量,也有因为别人批评、打压而激发的反弹的力量。

一个人的驱动力可能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,比如我是很典型的,在2011年进入百度之前是正向外在驱动力,在2011-2018年主要是负向外在和负向内在两种驱动力。当时在公司不被认可,所以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,继而引发严重焦虑。

但是,也正是这种不被认可引发的焦虑,让我从2014年开始就非常严肃的寻找工资之外的经济支柱。所以,当我写作的时候,我是把它当成可以依赖一生的事情去做的;当我投资时,我拿出了几乎所有资产在投资,因为也是当成可以做一辈子,可以依赖一辈子的事情。

如果回到2011-2018年期间,假设我的职业道路发展很顺利,我不会获得今日之自由:不再依赖工资而生活。而因为不再依赖工作生活,所以我今天可以全然爱上当下的工作,而没有其他牵绊。

今天我重点谈谈这个模型对于大家的启发。

正向外在驱动力不可长期依赖

最近我观察到一个案例,30多岁的他小时候学习挺好,深受老师和家长表扬,但是在工作之后却遇到很多困难,全然没有小时候的信心。他很晚才脱离父母生活,搬出去成家。在此之前,一直在家里,可以说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。

很明显,他在人生中大多数时候,驱动力都来自于外界的表扬和认可,没有经历考验。而在工作中,一旦遇到困难,遭遇负向外在驱动力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感觉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,其实他还很年轻,尤其相对我而言。

这种案例并不少见,很多人小时候顺风顺水,但是在成年后却一蹶不振,最后竟然发展出类似「习得性无助」的表征 —— 不努力就投降,每天最擅长的就是瘫在沙发上,躲在床上哀怨自己的人生。

这表明长期依赖「正向外在驱动」的危害。很多中学时代的学习尖子,之所以最后泯然众人矣,和过于依赖「正向外在驱动」密切相关。如果你是家长,切忌让孩子一直在顺境中长大。没有培养逆商的孩子,成年之后很难快速适应竞争。

大部分「做的还不错」的人受负向驱动力影响

与中层管理者交流其成长心得时,基本都提到了负向的驱动力,有些是来自外界的质疑、批评和压力,有些是来自内心的恐惧和焦虑。有些提到了早期外界的认可很重要,比如碰到一个好老板,但是随着职业生涯的深入,这种情况难以为继,而自己又大都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。

我一个同事坦言,他害怕自己的孩子「滑落到下一个阶层」,这种焦虑感给他莫大的奋斗动力。有更多的人提到了希望能获得财务自由,这种强烈需求来自于生活水平随着年龄见长而下滑的恐惧。

但是,如果你希望把自己的人生提升一个台阶,还需要自觉的运用另一种力量 —— 「正向内在驱动力」。

强者主要被「正向内在驱动力」所驱动
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强者,在人生的早期就进入「正向驱动」的区域,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,而不被周围的同学、朋友所影响。

前段时间,我们的CFO在分享自己的教育子女心得时,曾经说过:家长最大的成绩就是帮助小孩子在成年之前,找到自己一生真正想做的事情。现在回头看起来,真是有见地。

引导自己去往「正向内在驱动力」象限

如果说人们之间有什么属于「不公平竞争因素」,那么类似这种在早年的「先知先觉」就是最大的不公平。 当然,凡事皆有原因,我们没找到原因不代表没有原因。

所以留给我们这些后知后觉者的最佳选项就是:去「正向内在驱动力」象限生存。主动发现自己内心积极的力量,逐步把在其他象限的力量引导到「正向内在驱动力」象限 —— 即无论你受到表扬,而是遭到批评,亦或是内心焦虑难当,都可以主动转化为「正向内在驱动力」,比如愿景与希望。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一生使命,明确自己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,那么眼前所遭遇的一切,无论别人以为的好与坏,无论你的感受是苦是甜,皆是前进的垫脚石。

换言之,当下的一切,只是现象和反应。关键是我们是否能上升一个层次,看到问题实质,训练自己的心力。每当我们能跳出自己,审视自己的时候,当下的一切,无论好坏,都是长期的财富。

所谓驱动力模型,也解释了「心力」,即认知的水平。我们对外在力量的认知体现了我们对世界和他人的认知,我们对内在力量的认知体现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。而最强的心力,则来自于「正向内在驱动力」象限,请不断追问自己:

你想成为谁?

你一生渴望得到什么?

生活的答案,就在其中。


参考文章:负向驱动力

前一篇文章:穿越黑暗


68/365

即刻同行,一起成长,请点击阅读原文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